0

$0

媒體報導
Media reports

態度無法複製「是龍,到哪都是龍」

茶籽的生長周期是13至15個月,每年立冬到冬至是採收期。趕在茶籽收成前,自創「神茶油」的鴻鵠科技董事長徐永達帶我們走一趟江西婺源的產地。

台灣搭飛機到上海,轉高鐵到江西,搭著小客車,由柏油馬路晃到曲折小路,然後,沿著泥濘的山路,我們徒步前進。

江西婺源山上的採茶籽師傅為了採茶籽,經常行走在陡峭的山坡上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產地到餐桌的距離 比想像還辛苦

一路,轉換了4種交通工具(雙腳也算一種),爬上海拔超過一千米的山坡,吹來的風不到攝氏10度,映入眼簾的是茶油樹上花果同開的滿山遍野。 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,遠比你我想像得辛苦。 套句當地人的話說「這座山很野」,坡度陡峭的山路,光行走,已耗費許多體力。前一天下過雨的濕滑,讓背著器材的攝影記者,好幾次,腳底止不住,「誰還有力氣上山來灑農藥?」徐永達說。

江西婺源山上的採茶籽師傅詹先生常常要在樹林裡爬上爬下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選擇大陸食材 送回台灣加工

食安風暴過後,許多人對大陸食材存疑,尤其在強調台灣自產自銷為王的年代,徐永達卻反其道而行,選擇大陸食材,再送回台灣加工。 「我過去不敢喝大陸的茶,現在倒過來,不喝台灣的茶。」徐永達說,這些年,食物混雜著化學,讓人分不清真實的味道,「我將茶籽、土壤都送去檢驗,經過科學驗證,確認原料非常好。」 他說,茶籽的土壤酸鹼度、海拔高度與氣候,都會影響品質。「來到江西,親眼看到茶樹不灑藥。而且天冷,沒有蟲害,茶樹泡在雪裡,還感受得到生命力強韌的滋味。」 「我在情感上非常認同台灣的食材」,但是,「不能因為是大陸的東西就不用,這是意識形態。別人的好資源,我們一定要用。」 例如「一公斤的鑄鐵,大陸賣5元,但大陸原料沒對我國開放,於是我們繞了大半個地球,從巴西進口,花了20元。最後的下場是廠商都出走。」

江西婺源山上農家將茶籽曬在家門口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會被學走的是技術 學不走的是態度

徐永達是在大陸打拚的首批台商。1991年,從事電腦繡花機的他,在上海延安路的展覽中心參展,看到人山人海,「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,這裡,絕對是很大的市場,」加上台灣缺工、原物料上漲,他毅然決然到大陸發展紡織工業。

近卅年的打滾,都說大陸山寨嚴重。徐永達認為,無論大陸或台灣,「技術都不是別人不能突破的,」即使身為領頭羊,也不見得能獨占商機。 然而,「依我對大陸的了解,很快就能做到的事,容易被學走。但要腳踏實地、花時間去做的事,那就少人做了。」

神茶油創辦人徐永達(右)與夫人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會被剽竊的是「做事的技術」;但台商珍貴的是「對待事情的態度」。

江西第一家出口茶籽的合作社董事長練慶霞表示,當地煉油土法是茶籽帶殼直接壓碎焙火,多是自產自用,雖不符合現今標準,但看得見原料。有些工廠「從沒進過原料,用加了溶劑的化學浸出法製油。」

色選機挑選後的茶籽還要經人工再挑選一次保證品質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技術一定留在台灣

但是,徐永達從清洗、篩選、焙製都講究。「我做這行十六年,沒看過一個人這樣挑原料、對工法有那麼多程序。我學不到製油過程,但今年,我自己家裡吃的油,至少學習徐永達的挑茶籽方式。」

捨棄大陸的勞力,徐永達將茶籽運回台灣,在台南加工。徐永達強調,「技術,一定要留在台灣。」
「我相信蟻多咬死象」,腳踏實地慢慢來,是讓別人無法快速複製的成功法則。

神茶油榨油過程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濾油過程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面對市場 我們就是擁有優勢

據統計,台灣食用油市場一年產值約300億元,茶油的市占有率不到一成。
大陸茶籽主要產區有14個省,年產量一百萬噸左右;年產苦茶油約26萬噸。2015年,大陸茶油的年產值估計可達300億人民幣。

茶籽從原料到榨油到濾油後的成果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總說「商人無祖國」,徐永達指出,「我覺得這句話是錯的,商人只是認清最有效率的方法。」從市場來看,「沒人可以忽略大陸,這裡擁有世界一半以上的市場。」
徐永達說,「是龍,到哪裡都是龍。」台商從資金、技術到管理,都很有本事,相較其他想來爭取這塊市場的世界各國,「我們的優勢是語言,而且對中國人的思想,彼此透徹。」
市場大門在你面前敞開,該不該站上浪潮?這一戰,答案似乎已在眼前。

聯合報/吳雨潔 報導
聯合報/林新輝、張幼梅、李怡欣、張心慈 製作
主圖/余承翰 攝影

點選查看報導出處

500x500